2024年5月30日公布、7月9日发布的第27115号判决,引发了法律界对情绪状态在刑事责任中的重要性展开了广泛讨论。特别是,最高法院的裁决侧重于在存在情绪或激情状态时承认一般减轻情节,这是现代刑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本案涉及一名被告人D. P.M. T.,他被指控谋杀同居伴侣。在审判过程中,据称被告人处于极度痛苦和激动状态,并且由于疫情的爆发而加剧。尽管如此,墨西拿上诉法院最初拒绝承认一般减轻情节,认为情绪状态不能证明减轻刑罚是合理的。然而,最高法院推翻了这一决定,并下令重新评估。
情绪或激情状态——对承认一般减轻情节的相关性——条件——案情。情绪或激情状态,虽然不排除也不减轻可罚性,但法官在承认其作为减轻刑事责任程度因素的适宜性时,可以考虑其承认一般减轻情节。 (案情涉及谋杀同居伴侣,法院撤销了原判决并发回重审,原判决虽然认定被告人在案发时处于与疫情爆发相关的极度痛苦和激动状态,但未能充分评估该特定情绪状态证明限制处罚措施的适宜性)。
这一判决阐明了情绪状态可以影响刑事责任,但不能排除刑事责任的原则。法院强调,在犯罪发生时考虑被告人的心理状况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疫情等特殊情况下。
该判决引用了《刑法》的几项条款,包括规定一般减轻情节的第62条之二。值得注意的是,宪法法院在先前的判决中已经肯定了在刑事案件中分析情绪状态的重要性。最高法院的裁决属于旨在确保公平正义的判例,并考虑了被告人的个人和心理状况。
因此,这项判决是提高司法系统对人类情绪复杂性认识的重要一步,并鼓励法官在决策过程中考虑这些因素。
总之,最高法院2024年第27115号判决是刑法领域的一项重要干预,为承认情绪状态作为减轻因素创造了重要先例。这项裁决不仅为刑事责任提供了新的视角,还促使人们更深入地反思被告人的心理状况,尤其是在疫情等非常规情况下。